广州:河湖长制绘就灵动羊城水清岸绿新画卷
元描述: 广州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,以绿美碧带打造、幸福河湖建设为引领,持续筑牢水安全屏障,建设海绵城市、韧性城市,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打造水清岸绿的灵动羊城。
引言: 广州,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城,素有“羊城”之美誉。灵动的珠水,滋养着这片沃土,也孕育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。近年来,广州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,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,将水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打造水清岸绿、幸福宜居的美丽中国城市样板。
河湖长制:守护羊城水脉的“长治久安”
作为守护城市水脉的重要制度,河湖长制在广州市已扎根多年,并取得了显著成效。2023年,广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连续5年获评省考优秀,全市20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。这背后,是广州市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,不断提升“内容履职”“成效履职”水平的体现。
具体而言,广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以下突破:
- 强化责任落实,构建全方位治理体系: 广州市全面落实市总河长令指示,加强河湖长制工作日常监督检查,压实各级河湖长及相关单位的治理保护责任。2023年,18名市级河湖长巡河调研103次,各级河长巡河达31万次,上报解决问题2.2万余宗。
- 完善机制建设,打造“1+3”治水模式: 海珠区率先在全市建立河湖长+公检法“1+3”治水机制,成立全市首个“水生态资源保护检察官办公室”,严厉打击震慑涉水违法行为。黄埔区则实现了全区河湖“见河长”“见湖长”,构建“河湖长+河长制办公室+职能部门+基层河湖管护队伍”的全覆盖河湖管理体系。
- 深化全民参与,营造“共筑清水梦”氛围: 广州市持续巩固“志愿治水驿站”精品项目建设成效,全市建成11个志愿治水驿站,并积极组织开展“一起来巡河,共筑清水梦”志愿行动,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水环境治理保护中。
- 科技赋能治水,提升巡河效率: 广州市充分利用河长制APP巡河,推动“掌上治水”,实现巡河电子化、数据实时化、管理无纸化、资料集中化,大幅提高巡河治水效率。
绿美碧带:重塑羊城水岸生态之美
在河湖长制的有效推进下,广州市以绿美碧带打造为抓手,加快建设幸福河湖,着力改善水环境,提升城市品质。
广州市在绿美碧带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:
- 积极推进生态碧道建设: 广州市积极策划水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,探索“碧道+水经济”和“碧道+生态修复”等路径,打造集水安全、水生态、水经济等为一体的示范窗口。
- 打造美丽河湖优秀案例: 广州市发布首批15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并举行授牌仪式,展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成果。
- 举办水上运动文化活动: 广州市成功举办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、中国桨板球公开赛等形式丰富的水上运动交流与文化传播活动,打造魅力羊城,提升城市吸引力。
典型案例:驷马涌民间河长十年如一日的守护
荔湾区驷马涌,这条曾经的水清鱼跃的河涌,如今已重回人们的视野。这不仅得益于环境整治工程的改造成果,更是民间河长们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守护。
驷马涌民间河长党支部,这支已成立11年的民间河长巡河队伍,用勤劳的双脚和辛勤的汗水,共同守护着家园的水清岸绿。
- 坚持每周开展河涌巡查: 队伍成立十余年来,志愿者们坚持每周开展河涌巡查,开展巡河护涌行动近700次,服务时长达2万余小时。
- 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: 志愿者们定期巡查河涌,取水样检测水质情况,及时拍照取证并向街道和区职能部门反馈。
- 积极探索“民间河长+民间林长”整合模式: 志愿者们在巡查河涌的同时增加护绿项目,常态化开展涌边树木巡查工作,共同维护水岸生态环境。
海绵城市:构建城市水生态安全体系
广州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以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的理念,打造“海绵城市、韧性城市”,提升城市防洪抗涝能力,保障水资源安全。
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以下进展:
- 成为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: 广州市制定了《广州市十四五时期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》,并成功打造24个海绵城市建设典型示范片区。
-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平台建设: 广州市积极推进雨水系统功能修补和生态修复,加快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平台一期建设,提升城市水管理的智慧化水平。
- 打造示范片区,彰显特色: 荔湾区、黄埔区、白云区等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,开展海绵城市、韧性城市建设,打造特色示范片区,为城市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
水环境治理:实现水清河畅、源头减污
广州市不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,强化污染源防控,持续推进城镇、农业农村、工业、船舶港口污染“多源共治”,确保水质达标,实现水清河畅。
广州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效:
- 强化污染源防控,加强排水设施、工程建设等精细化管理: 广州市常态化推动“散乱污”场所、“四乱”问题整治,深化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。
- 加强水质监测,推进水质达标: 广州市推动成立工作专班,坚持源头减污,推进莲花山、官坦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工作,强化二沙涌水环境治理,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。
- 完善污水系统总体规划,提升污水处理能力: 广州市印发实施《广州市污水系统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,协调推进环城北、海珠西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,新建污水管网606公里,累计完成排水单元达标建设693.75平方公里。
- 推进污水再生利用,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: 广州市以“节水即治污”的理念,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,构建以生态补水为主,工业生产、园林绿化、道路清洗、建筑施工等城市杂用水为辅的多类型再生水利用格局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河湖长制具体有哪些作用?
河湖长制是落实河湖管理保护责任的重要制度,旨在通过建立责任体系,加强河湖管理保护,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有效治理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2. 广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哪些突出成效?
广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主要体现在: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,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水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,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。
3. 广州市如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?
广州市以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的理念,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打造“海绵城市、韧性城市”,提升城市防洪抗涝能力,保障水资源安全。
4. 广州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?
广州市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,采取了强化污染源防控、加强水质监测、完善污水系统总体规划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等措施,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。
5. 广州市如何发挥民间力量参与水环境治理?
广州市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水环境治理,建立了“民间河长”制度,并积极组织开展“一起来巡河,共筑清水梦”志愿行动,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。
6. 广州市未来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是什么?
广州市未来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是,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,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,构建水生态安全体系,打造水清岸绿、幸福宜居的美丽中国城市样板。
结论:
广州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,以绿美碧带打造、幸福河湖建设为引领,持续筑牢水安全屏障,建设海绵城市、韧性城市,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机制、强化科技支撑、加强全民参与,广州市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,守护着城市水脉的“长治久安”,绘就灵动羊城水清岸绿新画卷,为建设美丽中国城市样板贡献力量。